STAR原则:让你在面试中更加游刃有余
在我们面试时,常常会被问类似这样的问题:
请讲出一件你通过学习尽快胜任新的工作任务的事情。
后来我们又会被追问以下的问题:
(1)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?——Situation
(2)你要从事的工作任务是什么?——Task
(3)接到任务后你怎么办?——Action
(4)你用了多长时间获得完成该任务所必须的知识?——深层次了解
(5)你在这个过程中遇见困难了吗?——了解坚韧性
(6)你最后完成任务的情况如何?——Result
以上的问题情况,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STAR原则。
什么是STAR原则?
先来看一段英文:
The STAR (Situation, Task, Action, Result) format is a job interview technique used by interviewers to gather all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a specific capability that the job requires. This interview format is said to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predictability of future on-the-job performance than the traditional interview.
如果你实在看不懂,就直接看中文吧,意思是说,STAR法则是情境(situation)、任务(task)、行动(action)、结果(result)四项的缩写。STAR法则是一种常常被面试官使用的工具,用来收集面试者与工作相关的具体信息和能力。STAR法则比起传统的面试手法来说,可以更精确地预测面试者未来的工作表现。
STAR原则是结构化面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:
- S—Situation: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;
- T—Task:你是如何明确你的任务的;
- A—Action: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,你采用了什么行动方式;
- R—Result:结果怎样,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了什么。
通常,应聘者求职材料上写的都是一些结果,描述自己做过什么,成绩怎样,比较简单和宽泛。而我们在面试的时候,则需要了解应聘者如何做出这样的业绩,做出这样的业绩都使用了一些什么样的方法,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,通过这些过程,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该应聘者的知识、经验、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他的工作风格、性格特点等与工作有关的方面。而STAR原则正是帮我们解决上述问题的。
通过STAR式发问的四个步骤,一步步将应聘者的陈述引得更深入,一步步挖掘出应聘者潜在的信息,为企业更好的决策提供正确和全面的参考,既是对企业负责(招聘到合适的人 才),也是对应聘者负责(帮助他尽可能地展现自我,推销自我),获得一个双赢的局面。
面试者该如何运用STAR原则准备面试
1、了解所应聘岗位要求的经验、知识和能力。知识可以不用STAR展开问答,但一定对相关知识有深入认识。
2、相关经验STAR:注重说明在什么背景(时间,场所Situation)做过什么样的工作/项目(Task), 这个工作/项目最好与所应聘工作相关,怎么做的,和谁一起做的,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(Action),最后的结果(Result)。
3、相关能力STAR:公司经常要考察应聘者的团队能力,所以很多问题是关于团队能力的,如: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你的团队能力?这时绝对不能简单地说自己有非常好的团队合作能力,有好多好朋友之类的肤浅语句,要真正举出一个有信服力的实例说明,并按照STAR的原则说明。
在写简历和面试时,我们都需要描述工作经验或个人经历。这时就可以用STAR法则来建立个人事件模块,让HR可以更好地通过你过去的经历来判断你的个人能力和工作潜质。
STAR考核原则就是要通过应试者的过去行为推断未来表现。过去有所作为并在应试前有所准备才能在应答时侃侃道来。过去的实例成功与否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你从实践中是否总结出经验和教训,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和探索。
(完)